五大要訣(筆記)
【五個品酒術語讓你成為品酒大師】
甜度(Sweetiness)
甜度是人類的舌頭尖端最先感受到的味覺,所以這往往是人們將酒飲入口內的第一印象。而甜度可淺分為四個等級:
1. 完全不甜,又稱干/乾型(Dry)
2. 不甜(Medium Dry/Off-Dry)
3. 微甜(Medium,Medium Sweet或Semi-Sweet)
4. 甜(Sweet)
酸度(Acidity)
酸度不管是在食物還是葡萄酒中,都是個尖酸刻薄的傢伙,不過在品嚐酸度時,要先注意自己是否和酒精度(Alcohol)搞混了!一般來說,在寒冷地區釀造的葡萄酒,會比較熱地區酸度來得高,此外,白酒的酸度通常也比紅酒高,這也是白酒嚐起來更輕盈(light)的原因。
單寧(Tannin)
單寧常常被人和不甜的程度混淆,因為單寧酸有著會讓嘴巴感覺乾乾的特性。什麼是單寧酸呢?單寧酸其實是葡萄酒中深邃苦味的最大來源,通常來自於葡萄皮和葡萄籽,也會在浸泡木桶(oak)時增加。所以單寧到底是什麼味道?很簡單,把一個用過的濕紅茶包放到你的舌頭上,那乾乾的口感和苦味,就是純粹的單寧了!雖然說單寧聽起來不是個討喜的元素,但事實上單寧酸增加了葡萄酒的平衡度,層次,結構,而且讓葡萄酒的風味可以維持更久。
果味(Fruit)
在敘述葡萄酒的特色時,果味通常是最容易被形容的。大部分人在分辨果味的過程中,也能找出他們自己的喜好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喜歡酒中的草莓香,那或許代表你會紅色漿果有著特殊的喜好,而能進而去尋找同樣類似香味的葡萄酒種與產區
酒體(Body)
酒體可以大略分為三種:
1. 輕盈(Light)
2. 中等(Medium)
3. 厚重(Full-bodied)
造成酒體不同的原因有很多,年份,酒精濃度,釀造法...
實在太多了!酒體也代表著這支酒給人整體的印象。
台灣酒研學苑,打造你的生活品味!
官網:www.wineacademy.tw